孩子素食全指南,我都整理好了,别再踩坑了
有一句俗语叫做‘多吃是福’,但家长经常遗忘了下半句话叫‘善吃是智’。中医的养生强调一切事物都不要过度,对于孩子的照顾也是一样。家长在饮食上的过度‘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很容易变成一味‘毒药’。我在每天的讲解中都会强调,家长每天都要坚持‘10秒判消化’,一旦发现孩子积食就要安排新三星汤助消化,配合素食。日常保健也要一周安排一次素食减轻脾胃负担。于是很多家长问,素食到底要怎么吃,才易消化又有营养呢?
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孩子多吃多补充营养,就会身体强壮,长得好。事实上,我在儿科临床看到很多孩子的病都是吃出来的。
“小儿脾常不足”,相较于大人,孩子的脾胃更加娇弱,需要家长多注意观察呵护。只知道一味“多吃”,反而是拔苗助长。
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一直困扰着中国孩子
脾主运化吸收,过度喂养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吃进去的食物停滞在脾胃容易变成“积”,积食没有及时消导就会变成“积滞”,久而久之就会伤害孩子的脾胃,导致脾虚。
脾乃后天之本,是抵抗力的根本,脾虚则抵抗力低下,孩子就容易生病。脾虚运化无力,脾胃长期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气血,就会影响生长发育。
吃得太多是很多中国孩子的通病,这类孩子最容易有的两种走向:第一种是肥胖症,另外一种就是疳病。
●“多吃”是儿童肥胖症的直接原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中国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专家分析,除遗传因素,直接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多吃少动。
家长看着孩子白白胖胖很高兴,但实际上当孩子的体重超过标准值的20%就属于肥胖。肥胖会导致非常多的疾病,如糖尿病、呼吸功能受损、性早熟等等。而且肥胖的孩子在求学、社交时会受到歧视,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家长切忌一味地哄喂,也不能让孩子饮食毫不节制。在这个不缺食物的时代,对孩子来说,吃得对比吃得好更来得重要。
●“胃口太好、吃得太多”,也会导致孩子瘦小、易生病
明代儿科名医万全认为,“太饱则伤胃,饥则伤脾”。孩子经常太饱或者太饿,都容易生疳积病,就是俗话说的“生积”。疳病的病因其实就是脾胃严重受伤了。
脾是负责把气血能量运输到全身,脾伤了搬不动了,能量都堆积在胃,所以胃会产生火气,经常发信号给孩子要“吃东西”。
但是脾胃受伤,无法运化,吃得再多再好,营养也去不了其他脏腑器官。长期以往,身体会慢慢开始虚弱,孩子就会变得又瘦又容易生病。
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年代,基本上很少孩子会缺乏食物,也基本不存在经常饿肚子的状态。所以,现在大多数孩子出现“疳病”或脾胃受损的情况都是吃得太多太饱,日积月累导致的。这正是我反复强调,适时给孩子素食,减轻脾胃负担的原因。
让孩子吃素食,不会把孩子饿坏吗?
我们大人常说的“喝碗白粥清清肠胃”,其实不止大人吃多了要清肠胃,孩子也需要。孩子出现了明显的积食表现时,脾土是超负荷运作的。这时候安排素食,是为了帮助孩子脾胃减负,可以更好地吸收营养。
每天早餐后用“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口气、舌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及时检查孩子有无积食的情况。有一项或以上不正常,就代表孩子积食了。要用新三星汤及时消食导滞,搭配2~3天素食,这样有助于给积食消退的空间,恢复脾的运化动力。
●素食不是盲目地让孩子每天都吃不饱
给孩子安排素食,最好连续不要超过5天。我更不建议孩子长时间素食,这样做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如果素食一天之后,孩子会觉得特别饿,接下来两天可以选择在一天的其中一餐添加肉食,或者把肉食换成易消化的鱼肉。鸡蛋最好是蒸水蛋,而且也不建议每天吃,尤其是积食时更不建议吃。
如果孩子已经有长期积食的情况,在使用消食导滞方搭配素食调理后,效果不佳,建议尽快就诊,医院的医生进行调理。特别是有疳病的孩子,更要在医生指导下调理。
●养成科学的喂养习惯才是关键
无论是素食还是清淡饮食,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给脾胃减轻负担,让孩子可以更好地吸收营养。
清淡饮食不是说不放调味品,不是不吃肉,而是要食材多样化,营养要均衡,要选择优质蛋白和自然新鲜的食材。少吃肥甘厚腻、辛辣的食物;少吃面包、蛋糕之类营养少热量高的食物,而且其中的反式脂肪酸有可能会引起过敏问题。体质差消化弱的时候,更应该避免食用。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怎么给孩子选择素食,好像素食的选择很少,而且听起来很寡淡,孩子一定不会爱吃。其实素食不等于一点调味品都不能放,可以用姜葱蒜增香,适度加上调味品,合理搭配,素食也能色香味俱全。以下推荐一些好吃又有营养的素食:
儿童素食清单
●豆制品:豆制品被称为“素中之荤”。含有优质的植物蛋白。例如,豆腐、豆腐皮都是素食的好选择。
推荐做法:蚝油焖烧豆腐、葱香煎豆腐、木耳炒腐竹。
●蔬菜类:西蓝花、椰菜花、茼蒿、菠菜、菜心、生菜、莴苣、油麦菜、芥蓝、芹菜、圆白菜、娃娃菜。
推荐做法:蒜蓉西兰花、上汤娃娃菜、粉丝炒圆白菜。
●瓜类:西葫芦、南瓜、节瓜、黄瓜、丝瓜、白瓜、茄子、冬瓜。
推荐做法:清炒西葫芦、瑶柱焖节瓜/冬瓜、木耳胡萝卜炒黄瓜。
●根茎类:马铃薯、山药、地瓜、莲藕、白萝卜、红萝卜、竹笋、荸荠(马蹄)、芋头。
推荐做法:素炒三丝(莴笋,胡萝卜,土豆)、椰汁芡实芋头南瓜煲、蓝莓山药泥、黑椒炒白萝卜。
●坚果类:腰果、栗子、花生。
推荐做法:用腰果、栗子、花生加上红萝卜、莲藕、红枣煲成素汤,温润养胃易消化,而且味道香甜。
●菌类:口蘑、蘑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
推荐做法:口蘑青菜汤、鲍汁煮杂菌、菠菜香菇饺子。
这里为家长精选了3款素食,有主食、菜品和适合加餐的小甜点,色香味俱全。非肉类的食材,营养也是相当丰富的,家长可以均衡搭配,灵活应用。
山楂山药甜粥
材料:山楂5克,山药15克,冰糖10克,大米30克
功效:化食积、行结气、消食健胃
宜忌:
◆2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盖烧小蘑菇
材料:小蘑菇25克,小白菜克,葱、姜丝适量,盐、白糖、酱油、水淀粉适量
功效:宣肺解表、益气安神
宜忌:
◆3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栗子糊
材料:板栗10颗,白糖适量
功效:养胃健脾
宜忌:
◆3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推荐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jz/1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