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不生病,这三个秘密武器家长一定要

文=月华妈妈

  孩子前些日子老嚷嚷后背痒,我那段时间特别忙加上他课业负担较重,我当时也就只是给他熬了些薏米水喝而没有特别在意,等假期开始空时给他检查,发现是他常犯的湿疹又来了。

  妈妈们都会都会有一个期望,那就是宝宝不要生病。生病了,学过儿童疾病护理知识的妈妈可能可以自己通过小儿推拿等等方法来给宝宝治;但更多的妈妈医院。

  因为我有许多儿科医生朋友,在他们嘴里,医院每天的忙碌程度跟春运的火车站有一比,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黑夜,医院都是挤满了这么多心急如焚的家长和被病痛折磨的孩子。

  根据我这些年帮助众多妈妈用绿色正确方法对待宝宝疾病的经验来说,宝宝生病其实是有征兆的,但大多时候家长疏忽大意了,或是没有把疾病的信号放在心上,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

  那这次我家孩子湿疹复发来说,其实这早有征兆,但因为我太忙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湿疹越发越多,甚至为此可能会影响到了假期。

  为此我今天特意整理了宝宝生病的原因,只要妈妈们平时多多注意用心,做到以下三点,时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宝宝生病的发展!

要诀一:三分寒,七分饱

  “欲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俗语出自明代医书《万密斋》,是小儿日常保健的常识,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

  然而,对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多数城市家庭来说,给孩子吃饱穿暖早已不成问题,如今的孩子简直就是被极其丰富的衣食所包围。就拿现在这个天气来说,我在上海,20多度的天气,我自己穿件单衣足够,早晚凉的时候最多加件薄外套,我也给孩子就穿件单衣。但我发现很多妈妈生怕孩子冻了,已经2-3件衣服穿上了,有的孩子甚至还给穿上了薄毛衣。

  70%以上的小儿疾病都集中于呼吸道与消化道这两大系统,原因正是家长对小儿溺爱,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谨遵“三分寒,七分饱”。

  “三分寒”就是不要给孩子穿太多。孩子的体质本身就比大人热,而老人年纪大了,本身就怕冷。所以给孩子穿衣服这件事上,妈妈要以自己的穿衣厚度作为给孩子穿衣的参考。孩子穿的衣服最好比妈妈穿的衣服少一件,妈妈穿两件,孩子可以只穿一件,实在担心,就妈妈穿两件,孩子也穿两件。妈妈穿多厚,孩子穿多厚。只要妈妈承受得了,孩子就一定能承受这个温度。

  “七分饱”,即不贪食,不让孩子吃得过饱。宝宝日常进食量只要能满足代谢需要就够了。小儿脾胃运化功能不好,虽需水谷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得太多,就容易食物积滞引起消化道疾病。

要诀二:防“火”

  要是能保证孩子体内没有火,基本上,当爹妈的也不会经常火急医院了!这里的“火”,指的就是小孩子容易上的内火。老百姓常说:“小孩子就怕有火,有火才会生病。”

  身为妈妈,防“火”意识一定要强,发现火苗,及时熄灭,避免后患。宝宝属“纯阳之体”,生命力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迅速,容易出现阴阳失衡,阳盛火旺就“上火”。

  “上火”最容易发生在干燥的秋冬季,每逢换季或者炎热的夏季也是宝宝“上火”的高发期,但“火”,并不是一下子着起来的,孩子的内火也不是一下子就积成病的,一般都有征兆可以发觉。

  每天给孩子洗澡时或哄睡觉前注意观察孩子的几个关键地方:

  肛门:小孩子的肛门正常时是粉红色的,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火越大。

  一旦发现是红色,就要给马上给孩子清火。饮食上,让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这个季节上市的马蹄、梨、萝卜、莲藕、甘蔗等都是清火的上品。熬水给宝宝喝,或是让宝宝直接吃都很管用。如果是其他季节,可以吃火龙果、番茄、西瓜、芹菜、百合等,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什么的。热量高的食物、如炸鸡、炸薯条、汉堡、披萨、蛋糕、冰淇淋等一定要禁止!这些食物会加重上火的症状。

  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的手法,给宝宝清清大肠经。大肠经在食指外侧面,从指根推向指尖。

  眼角: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说明孩子有肝火了,这时的孩子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睡不好。严重的时候,孩子眼睛甚至会被眼屎整个糊住。

  这时赶紧给宝宝清肝经次,清心经次,如果眼屎特别多,可以再加清天河水次。如果宝宝脾气特别不好,可以加上揉太冲,并推向脚趾尖。

  饮食上让宝宝吃一些清肝明目的食物,如芹菜、莲藕、黄瓜、丝瓜、茭白等,还可以泡一些菊花枸杞茶给宝宝喝。菊花具有清凉明目的作用,枸杞能补肾益脑。

  舌头:小孩子的舌头尖、舌边若是发红,加上小便量少,色黄,气味重说明有心火了。这时的孩子通常白天特兴奋,晚上爱折腾,睡不好觉。

  心火最旺一般是夏季,这个时候,新鲜上市的莲子、百合、苦瓜祛心火效果特别好。熬些莲子银耳羹,绿豆子百合粥、或是苦瓜煲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味道略苦的蔬菜如生菜、豆苗、油麦菜等,以及茭白和茄子也可以多吃些,最好素炒、蒸,不要用多油。

  如果心火旺,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水,或是用清热的食物榨汁给宝宝喝。

  同时搭配清心经次,清天河水次,清小肠经次,一定多给孩子喝水,不能喝饮料替代喝水。

  嘴角和口气:有时候孩子口气很重,而且口角有"白茬儿",如果伴随唇红或者舌苔黄腻,这就说明脾胃有热,宝宝特别容易积食。有时候宝宝还会出现积食性咳嗽。

  这个时候可以寻来柿饼上的柿霜给孩子冲水,或是用生的白芝麻加冰糖冲水给宝宝喝。

  如果感觉宝宝积食了,赶紧给宝宝掐四缝10-20遍、揉板门1-2分钟,运内八卦次,清胃经次、清天河水-次。

  大便:每次孩子大便时,家长都可以观察孩子,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孩子表情如何。如果孩子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颜色深,干燥,那就是大便积热。要给宝宝清大肠经,如果宝宝便秘,就用便秘的手法,顺时针摩腹、揉龟尾、推下七节骨(回复“便秘”即可看到)。如果大便是很粗,颜色黄,表明胃火旺,要多清胃经。另外,尽量让孩子脾胃休息一下,少吃一顿饭,给孩子空空胃,或者吃得清淡、喝点小米粥、百合粥,荸荠煮水或榨汁,都可以消食去火。

  手心:经常摸摸孩子手心,如果是凉凉的,潮潮的,就可以放心。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睡觉还不踏实、出汗,那就是有虚火了,到了晚上还有可能会干咳。这样的孩子,体质弱,要用中性的食物,如苹果、樱桃、木瓜、石榴等慢慢调理,不能用寒性大的食物,伤着了,反而更难办。

  日常保健中坚持给宝宝捏捏脊,搓搓手脚心,按揉内劳宫穴1-2分钟,推涌泉穴-次,都能滋阴清热。

清热手法

要诀三:防“湿”

  宝宝也有湿气重的情况,尤其现在动不动就雾霾,天气湿湿脏脏的,宝宝特别容易被湿气困扰,宝宝一旦湿气重,胃口就会变差,还很容易打瞌睡,如果任由不管,就会出现肠胃不适、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问题。

  检查宝宝湿气重不重,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方法:

1、看宝宝精神状态

  湿气重的人就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一动就感觉特别累,即使睡了一整天,依然感觉睡不醒,打不起精神来,如果宝宝睡了一晚上,早上起来还没精神,那就代表体内有湿了。

2、看宝宝舌苔颜色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宝宝的身体状况的。如果宝宝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3、看宝宝的食欲

  湿气重会导致脾胃功能减退,所以湿气重的人大多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宝宝如果不愿意进食,什么都不想吃,除了积食,也很可能是有湿气了。

4、看大便的形状

  宝宝入厕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黄黄软软的“香蕉便”,如果大便不成形,特别粘,容易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或是用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就说明体内有湿了。

  湿气并不可怕,只要妈妈注意观察宝宝日常生活的精神状态,并加以细致的呵护,就能把湿气通通赶走。

1、常通风,多抽湿

  一到雾霾天,天气就特别潮湿,这个时候湿邪最容易入侵体内。所以雾霾天或是阴雨天,不要让宝宝长期呆在潮湿的地方,也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玩耍。

  室内也要保持干爽,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风,室内多抽湿。特别是阴雨季节,不妨多开抽湿机或者暖气,让室内保持干爽。这样对宝宝避免患上皮肤病是很有帮助的哦!另外,不干的衣服不要勉强去穿着,要注意帮宝宝保暖,不要受凉。

2、多运动,排湿邪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运动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种。宝宝本来就喜欢动来动去,这对排湿是非常有好处的。每天都要让孩子动一动,最好能出汗,对排湿作用特别大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气血流通,进而防止内生湿邪的产生。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马上冲头、淋浴,以免湿气重新进入宝宝体内。

3、巧喝祛湿汤

  经常让宝宝喝一些祛湿的汤,比如煲汤时加一些薏米、茯苓、淮山药、扁豆、玉米等都有祛湿的功效,还能健脾。

4、少吃湿气重的食物

  预防湿症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在饮食上,宝宝要少吃易生湿的食物,冷的、甜的、油炸的食物都会引起湿热。就连我们平时爱吃的白米白面也都特别容易生湿。所以要养成宝宝吃粗粮的习惯,一周吃2-3次杂粮饭,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甜食,还要少吃虾、蟹等湿滞的海鲜。脾胃湿则容易引起过敏,湿困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虾、蟹等湿滞的海鲜,此时应适当少吃,况且这些高蛋白食物难消化,过多进食也会增加脾胃负担。

  相信只要妈妈用心,从日常生活着手,认真观察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就一定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

60分妈妈月华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一书,国家级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帮助众多新手妈妈度过生完孩子最艰苦的两年,陪伴共同成长,现有   这个小编还为大家准备了可以直接打印的word版哦!

三、锻练宝宝口才的首经典绕口令!给宝宝存起来!

  整整一百首哦!都是非常好的适合锻炼宝宝口才的经典绕口令!

四、30首看图做游戏学儿歌(图解)

  一共来30首儿歌,30幅画,30个小游戏,呵呵,还是很有亲子情趣的!

五、36首促进幼儿全脑发育的律动儿歌集锦(收藏!)

  此儿歌类似于童谣,不需要乐理知识。适合幼儿园活动课使用,也适合父母平时教宝宝学习。家长可用夸张的语调有节奏的进行唱读,同时按书中的图例进行手势表演。锻炼手指灵活,促进大脑发育。

六、四十多个蒙氏手指小歌谣

  对于婴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是大脑。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关系,对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

七、家里有娃娃的请注意,终于把儿歌凑齐了!!

  大概有一百多首!

八、儿童最喜欢的16则拍手儿歌(收藏!)

  16首拍手歌,就是你拍一,我拍一的那种。非常顺口哦!

九、教你10首童谣,有效提高孩子协调能力

  随着宝贝不断的成长,协调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给大家推荐10个童谣,经常背诵可以有助于提高婴儿的协调能力。

十、看图学歌谣—动物儿歌(彩图可打印!)

  想打印的宝妈,可以把本页图片转存到手机相册,传到电脑上。用打印机打印就可以了!!

十一、低龄儿童十首安全歌谣(给宝宝收藏!)

  央视新闻周刊推出的“低龄儿童十首安全歌谣”

十二、帮助宝宝早日开口说话的20首三字儿歌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早点开口说话,能交流以后,你们的相处模式就会进入一个崭新又有趣的世界了。虽说孩子会自己学习说话,但一定的训练不仅能让宝宝早点开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表达得更好。所以,想早点跟孩子用语言交流的妈妈们,不要偷懒,多给孩子念这20首三字儿歌吧,能帮助宝宝提高语言和听力哦!

十三、首经典动物儿歌,太齐全了!(收藏着教孩子)

  可爱的小动物,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玩伴”,动物儿歌对促进幼儿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增长见识,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幼师和父母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十四、用儿歌教小朋友认字,简单又好玩(收藏!)

  经常有妈妈抱怨想教孩子认字,但孩子又不配合,让心急的妈妈很头疼,为了解决这部分妈妈的困惑,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识字儿歌,让宝宝轻松学会认字。

十五、学前儿童数学学习口诀——凑10歌

  学龄前宝宝还没有建立起数的概念,因此,对于数学的加减法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幼儿学习加减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可以操之过急,慢慢从十以内的加法开始教起。今天为家长们介绍一下凑十法的学习,宝宝的加减法学习就能轻松的搞定啦。

十六、幼儿礼仪儿歌大全(为宝宝收藏!)

  内容分生活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学习礼仪三大部分!帮助宝宝学习礼仪哦!

已   你有两种方式可以   第一种:直接搜索并添加   第二种:长按下边   最后提醒大家,







































鍖椾含涓鍖婚櫌鏇濆厜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柇鏍规不鐤楃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gx/8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