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学到的英语单词蔬果篇
国外生活的一大苦恼,就是可吃的蔬菜太少。成天就是黄瓜、土豆、胡萝卜和菜花,实在是受够了!我多么怀念油麦菜、蒿子秆、小白菜、尖椒、莴笋、茭白和藕……而不是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
Artichoke洋蓟/朝鲜蓟/菜蓟。据说学会优雅地吃这东西,是跻身上流社会必备技能之一,大概是煮熟后一片片掰下来吮。
BrusselsSprout抱子甘蓝/孢子甘蓝。基本上就是迷你版本的卷心菜,鸽子蛋大小。
Romanescobroccoli罗马花椰菜/宝塔花椰菜。具有非同一般的数学之美,是吧?我没买过,看着就觉得不像能吃的东西。
parnip欧防风。这东西总跟胡萝卜摆在一起卖,我一直当成胡萝卜的白色品种。微甜,不是很脆,据说烤着吃也不错。
rhubarb大黄。这个居然不是红色的芹菜杆,而且还总摆在水果区。切段水煮,会迅速变成糊糊,相当酸,加上糖当饮料喝,类似酸梅汤。盒装酸奶也常有大黄口味的。
leek韭葱。我还以为是大葱呢,太欺骗感情了!和大葱的管状叶子不同,它的叶子是扁的。有时在一英镑硬币上能看到它,因为是威尔士的“国菜”。真正和国内比较接近的葱叫springonion或者saladonion,但都比大葱细,比小葱粗。
chicory菊苣。白白嫩嫩是不是挺像娃娃菜?其实是苦的。还有一种redchicory,白帮红叶,就不太容易上当。
fennel球茎茴香。不是被门夹了的洋葱。不知道外国人是怎么吃的,我偶尔把它切丝和培根同炒。平心而论,在英国的超市(叫superstore,不怎么叫supermarket)还是能找到那么几种熟识的蔬菜,只是名字有点陌生:Chineseleaf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白菜了,是一家三口叶绿素的主要来源。在英国超市里,它不叫Chinesecabbage。choisum菜心。讲粤语的同学秒懂。pakchoi油菜。也是粤语,“白菜”。ungchoi空心菜。还是粤语,“蕹菜”。在英国超市里很少见,基本上要到中国店去买。coriander芫荽。也就是平常说的“香菜”。大多栽在小花盆里卖,买回家摆在厨房窗台上养着,用的时候随手揪几根。也有切下来洗干净装袋子里卖的。aubergine茄子。美国人管它叫eggplant,因为早先有些品种的茄子是白色的,看着像鹅蛋或鸡蛋。至于aubergine,实际上是从法语传来的,更早的源头是加泰罗尼亚语。courgette西葫芦。还有种叫marrow的,形状有点像大个的西葫芦,但表皮的花纹像绿南瓜。本来西葫芦和南瓜就是亲戚,这marrow说不定是它们的过渡品种。mooli白萝卜。这名字似乎是从印度来的。如果店主哈日,大概会叫它daikon(大根);如果仰慕华夏上邦,应该叫Chineseradish。taro芋头。也很罕见,偶尔出现在移民聚居区的超市里。shiitake香菇。这纯粹是个日本名字,眼神不好容易看成shittake,那可就一点也不香了。oystermushroom平菇。叫成“牡蛎菇”就高大上起来了,成了蘑菇中的贵族,价格是普通白蘑菇的两三倍,仅次于野生菇。beansprout豆芽。通常都是绿豆芽,我没见过有卖黄豆芽的。peasprout豌豆尖。还有看着眼熟,但从来记不住名字的,比如asparagus(芦笋)、broccoli(花椰菜)、spinach(菠菜)……虽说在超市里买菜不需要记名字,不过到饭馆里点菜就有点麻烦了,所以还是尽量记一记吧。顺便写些不太常见的水果名字:avocado(鳄梨/牛油果)、raspberry(树莓/覆盆子)、grapefruit(葡萄柚)、lime(青柠檬)、clementine(克莱门氏小柑橘)、satsuma(蜜柑)、tangerine(瓯柑)、citron(枸櫞)、apricot(杏)、nectarine(油桃)、fig(无花果)、pomegranate(石榴)、sharonfruit(柿子)、passion(西番莲/百香果)、physali(酸浆/姑娘儿)……最后,补充一种不是蔬菜却经常被华人误食的植物:
daffodil洋水仙。每年复活节前后会在超市出现,含苞待放的一小捆,猛一看跟蒜薹差不多。前几年有十来个在Bristol的华人因误食洋水仙中毒,吓得当地超市赶紧加上中文警示。其实要真开了花,肯定不会再有人把它当蒜薹。
(以上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cp/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