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没有告诉你的十大真相原来他们
微医
健康来自于生活
然而很多错误的认知却会危害健康
而且很多人往往不自知。
今天小编就列举了各科室医生
给大家的10个健康忠告
看看生活中的你踩了多少个健康「雷区」呢?
消化科吃东西不能太烫我们吃饭的时候经常会说上一句,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人们普遍认为食物在温热的时候食用味道会更美,但是趁热吃却不是一个很好的饮食习惯。
世界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超过65°C的过烫饮品列为2A类致癌物。过烫饮食带来的主要风险是对食道的损伤,经常吃温度高的食物是会烫伤黏膜,如此循环往复,是会造成黏膜质的变化,时间一长是会发展成了肿瘤,形成了食道癌。
正确姿势当然,这不是说热汤热茶都不能喝了,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稍微晾凉一点,降到适应的温度再喝。对于那些刚出锅的滚烫热食,还是等等再享用吧。
耳鼻喉科耳屎不能想掏就掏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它的作用其实非常大。耳屎富含油脂,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从而阻挡了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和昆虫等微生物。此外,耳屎还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得鼓膜处于最佳状态,还有轻度杀菌作用。
耳屎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它就会不断脱落排出耳朵。而经常掏耳朵反而会引起耳道发炎、湿疹等问题。
正确姿势最好不要经常掏自己的耳朵,特别是用棉签时,最好只擦拭耳郭的位置。假如出现耵聍栓塞的情况,医院处理,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
泌尿科憋尿绝对要不得尿液是人体产生的废物之一,含有多种毒素。有些人会有憋尿的习惯,但是这种习惯其实是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长期憋尿容易增加泌尿结石风险;引起尿路感染;诱发前列腺炎样症状;膀胱炎等等。
正确姿势想要摆脱憋尿的危害,首先要做的当然是不要长时间憋尿。其次,当憋尿后身体产生不适时,应大量喝水,让自己多上几次厕所,从而防止细菌滋生。
心血管内科炒菜应当少放盐在中餐中,盐是必不可少的调味料,然而盐也能让你染上疾病。很多研究均表明,食盐的摄入量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长期的高盐膳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进而还会使得人们更容易患中风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另外,盐还与骨质疏松、肾结石、胃癌等疾病高发存在相关性。
正确姿势建议在烹饪食物时减少食盐的量,或者使用无盐香料,如大蒜和香菜等为菜品提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只是“少放食盐”这是不够的,也要降低“隐形盐”(包括味精、酱油、腌制食物等)的摄入。
肿瘤科发霉的坚果不能吃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嗑瓜子的过程中总能碰到一颗味道十分苦的瓜子。如果吃到这么一颗苦瓜子,一定记得吐掉。
因为花生、玉米、坚果等食物发霉后极易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长期低剂量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正确姿势如果在食用坚果过程中发现霉变,就不应该再吃了。万一不小心吃到了,可以吐掉再用清水漱漱口。购买这类坚果时,尽可能选择预包装食品,开口后应尽快食用,如遇到食物发霉,就算只有轻微霉味,也应该停止食用。
骨科补钙不能靠喝骨头汤人们常说:吃什么补什么。所以,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就能补钙,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能够防治骨质疏松,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首先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并不多,远远达不到补钙的目的。其次骨头汤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大量饮用骨头汤,不但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反而可能导致脂肪过多摄入,喝多了反而不利健康。
正确姿势对于补钙,从天然的食品中获得钙,是最为推荐的补钙方式,这是因为天然食物中的钙最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钙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牛奶、豆制品、虾皮、坚果、蔬菜等。
眼科关灯后不看手机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上睡觉前关灯玩手机,这个习惯其实很不好。长期在黑暗的环境中用电脑或玩手机,会导致眼压升高,从而容易造成视神经损伤。此外,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如果长期在黑暗的环境中看手机,瞳孔自然散大,就有可能引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严重者还有失明危险。
正确姿势不要在黑暗中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带有明亮刺眼光源的电子产品。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时,应保证环境光线充足。
妇科久坐其实很伤身很多上班族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一坐就是一整天,其实这样久坐对女性的危害是很大的。久坐可能会引起妇科疾病,容易引起盆腔淤血,从而导致附件和宫颈血液循环不畅,如果情况严重,还可能会导致不孕。
正确姿势久坐办公室的女性,应该每40分钟起身伸展5-10分钟,下班后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散步、游泳、体操等活动。
口腔科牙齿不能当作工具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图方便,都会把牙齿作为开瓶器开啤酒,当成剪刀撕开塑料袋等等,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增加牙齿断裂、牙根损伤、慢性下颌疼痛、牙周组织创伤,使牙齿松动等风险。因此为图一时之便,把牙齿当工具使不得!
正确姿势不要把牙齿当作工具使用。如果牙齿已经因为当工具使用而发生隐裂或者出现断纹,医院治疗。
皮肤科洗头不能洗太勤很多人习惯每天洗头,特别是对于一些油性发质的人来说,通常会选择通过“勤洗头”来缓解头发过油和干枯等问题,其实这样做恰恰是不对的。头发根部在一定时间内分泌的皮脂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分泌到某种程度就不会再分泌了,如果此时再洗头,只能导致皮脂腺重新分泌皮脂。
正确姿势一般来讲,洗头不用过频,3天左右一次即可。另外,油性发质的人群还要注意洗头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用手搔抓头发,因为搔抓头皮也可以加速皮脂分泌。
另外,最近有微友给小编留言:“小编,网上关于冬季养生的说法太多,我都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了?”
今天小编就再跟大伙说说冬季养生的“误区”,看完以后一定要注意避免哦!
误区一:穿衣越多越暖和
寒冷时节,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
从生理角度说,人如果穿衣过多过厚,会因热量大,致使皮肤血管扩张,从而增加了散热,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误区二:舔嘴唇可保湿
寒冷时空气干燥,人的嘴唇容易出现干裂,引起不舒适、疼痛和出血。不少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以为这样可以湿润和舒服一些,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就好像抹了一层浆糊。
水分蒸发完了,嘴唇会更干燥,更容易起“皮”。如果嘴唇干燥不舒服,可以适当涂些不含色素及香味的润唇膏。
误区三:喝白酒可御寒
不少人以为冬天喝白酒,特别是度数很高的白酒,能帮助人抵御严寒。实际情况是,人们喝酒过后的热乎乎的感觉是短暂的。
人体内的热量是在肌肉运动的时候,由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经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的。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们产生不了多少热量。相反,由于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向外输送热量,身体的热量在大量丢失后,人会感到更寒冷。
误区四:受冻后先暖手脚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从寒风呼啸的室外进入室内,当时最想做的是将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边烤。这样做虽然暂时感到舒服,但这一变化过程对手脚非常不利,那就是日后很容易生冻疮。
正确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远的地方,将裸露的手脚互相搓擦,使手脚的温度自然回升,待皮肤表面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
误区五:戴口罩防感冒
寒冬时节,有些人外出常常戴着口罩,以为这样可以防寒防感冒。其实这样并不科学,因为人的鼻腔及整个呼吸道均覆盖有许多黏膜,黏膜下又有微血管。
当鼻子吸进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从而提高耐寒能力。要是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误区六:蒙头睡觉最舒服
寒冷的夜晚,不少人喜欢用被子蒙头大睡。这样既不卫生,也未必舒服。
蒙头而睡的时候,除了因氧气不足而造成呼吸困难、头昏脑胀外,从嘴里呼出的大量水汽也使被窝内的湿度急剧加大,被窝内良好的小气候迅速遭到破坏,全身肌肤都会变得不舒服。
误区七:皮肤瘙痒用手抓
天冷时,因空气干燥和洗浴次数少等原因,人们常常感到浑身发痒。此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一般防治皮肤瘙痒的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还要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洗剂或涂搽祛痒软膏治疗。
总之,天冷时节,气温低,湿度小
对人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状况均有一定的影响。
人体为了适应冷的气候
就会采取一定的防御和保护措施,这就是“养”。大家也不要把养生想得那么高深莫测
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从我们平时的这些习以为常的误区抓起
改掉坏习惯,走出养生误区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就是我们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来源:微医、网络综合
编辑:田婷
编审:刘孝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xg/1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