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如何养生
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
不过随着春分时节的来临,疾病也开始频繁出现。因为此时大地上的生物都处在生长生发的时节,细菌繁殖快,流行性传染病增多。人体血液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同时体弱者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那么在春分时节,我们应如何养生呢?赶快和小编一起来聊一聊吧!
春分的养生要点:
1.起居养生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健康也是如此。在起居方面,应夜卧早起、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春分前后,阳光明媚,正是“春困”的高发时段,也是人们调整阴阳平衡的保健时机。
一天当中白天阳气来的比冬天要早,而夜晚来的也比冬天要晚一些,所以我们要早一点起床,晚一点睡觉。女性朋友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把头发扎得紧紧的,不妨松开来。这样就会使得精神情志舒展,完全和春天的舒张的气息相呼应,利于保健。
2.运动养生
春分时节要坚持锻炼,舒缓身体。最好能常到户外活动,如踏青、登山,以及做操、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吐故纳新,强身健体。运动时,呼吸清新空气也有利肝气疏泻,起到护肝养肝的作用。
3.情志养生
春分是大自然赋予人们阴阳平和的状态,因此要顺应节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保证充足的睡眠,愉悦的工作。《黄帝内经》对阴阳平和协调的关系,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来表述。意思是说阴精宁静不耗,阳气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
4.饮食养生
春分时节的饮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要抓住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最好时机,合理调整饮食。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
在饮食调理上要多吃含有维生素B的食品,如黑米、坚果类、菠菜等。养生食疗专家建议,春分时节的餐桌上,不妨增加点香菇、香椿和油麦菜这三样食物的摄入量。中医讲五脏中,春应于肝,在春分时节,养生重点在于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重中之重少饮酒,甚至不饮酒,因为酒伤肝,而菊花茶、金银花茶甚至白开水才是适合春季的佳饮。
5.易发疾病
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暖还寒,人容易感冒。春分风大,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平日脾虚舌苔白经常拉肚子的朋友,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其特点是腹痛明显。在暖风吹拂之下,作为人体外部屏障的皮肤也会受到影响,引发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病变,要加强对皮肤的保护。
春分前后,冷暖交替,还会影响到冠状动脉舒缩功能以及供血,诱发心梗。总之“百草回芽,百病易发”,在大地回春、万物萌发之时,尤其是春分前后,“冬眠”的宿疾也会不断“苏醒”,卷土重来,对此应高度警惕。
春分节气食谱推荐:
1.甘蔗高粱粥
甘蔗汁毫升,高粱米克。
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粱米同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即可。
补脾消食,清热生津。
2.大蒜烧茄子
大蒜25克,茄子克,葱、姜、淀粉、酱油、白糖、食盐、味精、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茄子去蒂洗净,剖成两半,切成长方形块状;倒入七成热的植物油中翻炒见黄,再下入姜末、酱油、食盐、蒜瓣及清汤,烧沸后,用文火闷10分钟,撒入葱花;再用白糖、淀粉加水调成芡,收汁即成。
清热消肿,利水止痛。
3.香椿干丝
豆腐干克,香椿克,盐3克,香油15克。
香椿洗净后放入碗内,加入淹没香椿的开水,加盖闷10分钟后捞出挤去水分,切成细末。白豆腐干洗净后切丝,放入盆内,加入香椿末、精盐和香油,拌匀装盘即可。
清热解毒,健胃理气。
4.蒜蓉油麦菜
油麦菜适量,大蒜,葱,蚝油(没有的话可以用老抽代替)。
蒜切成蒜蓉,葱切葱花,油烧至8成热,下葱花和部分的蒜蓉呛锅,出味后下油麦菜,快速翻炒,然后加入些许蚝油或老抽翻炒,将剩余的蒜蓉全部加入,快熟时加盐出锅。
清燥润肺,助眠安神。
5.白烧鳝鱼
鳝鱼克,黄酒、葱白、生姜各适量,食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到入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补虚损,止便血。对于脏腑耗损效果尤其好。
6.山药薏米粥
将山药,薏米,莲子肉,大枣与小米共煮粥,粥熟后,加白糖少许。
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并可帮助排便,美容养颜。
如果你觉得我们内容好,那就赶快分享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zf/1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