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三季度张掖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前三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张掖市坚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二”部署,实施“六六”战略,着力抓好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变化,整体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特点

前三季度,张掖市实现生产总值.55亿元,同比增长7.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0.6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76.95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8.5%。总体看,在第三产业增速回升的有力带动下,前三季度整体经济形势好于上半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压力依然较大。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粮食面积及产量稳定增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万亩,增加5.99万亩,增长2.12%。其中夏粮面积.95万亩,减少0.94万亩;秋粮面积.39万亩,增加6.9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4.08亿公斤,增长3.91%。种植结构继续调整。玉米制种亩保产值效益增加,玉米制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0.62万亩,达到.68万亩。畜牧业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前三季度,猪出栏58.42万头,下降3.1%,猪存栏79.55万头,增长1.9%;牛出栏16.22万头,增长5.3%,牛存栏74.66万头,增长6.3%;羊出栏.48万只,增长7.8%,羊存栏.66万只,增长9.2%。

(二)工业生产企稳运行。完成工业增加值44.42亿元,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长13.3%,制造业增长3.7%,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9%。腾达西铁公司硅铁生产享受优惠电价,市场销售价格稳定,铁合金增加值增长15.9%。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与工业经济的匹配性、协调性增强。工业用电量增长12.6%,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第三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加快。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纳入第三产业核算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2%,对第三产业较快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旅游产业持续发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前9个月,全市接待游客.86万人次,同比增长39.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35%。快递业快速发展,累计投递量完成.40万件,同比增长90.4%。第三产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8.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2%,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1.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同比增长11.8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一、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二产投资继续下降。第一产业投资40.62亿元,同比增长22.9%;第二产业投资93.57亿元,同比下降12.5%;第三产业投资.61亿元,增长31.2%,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3.2%,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进展良好,增速首次由负转正。全市计划总投资万元及以上联网直报项目项,比1-8月增加10项,完成投资.3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10.8%)和1-8月(-0.7%)分别提高17.1和7个百分点,增速在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补短板”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1.97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0.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6.7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为28.6%,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五)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同比增长8.5%。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83亿元,同比增长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15亿元,增长10.1%。餐饮收入增长较快。餐饮收入19.55亿元,同比增长15.4%;商品零售98.43亿元,增长7.2%。从主要商品零售情况看,吃穿用等基本生活用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石油、汽车类等大宗商品销售额下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2%,汽车类商品零售同比下降23.7%,石油及其制品类下降2.7%。

(六)财政收入稳中趋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2亿元,同比增长11.59%,增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政收入41.88亿元,增长2.77%,增幅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下降0.86%,非税收入增长6.7%。财政支出.08亿元,同比增长20.0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财政八项支出71.93亿元,增长19.33%。

(七)金融存贷款持续增长。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亿元,同比增加23.75亿元,增长4.28%。各项贷款余额.53亿元,同比增加88.39亿元,增长18.72%。存贷比例达到96.88%,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和就业援助力度,就业形势比较稳定。至9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9%。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9%。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一是自然灾害影响种植业生产。8月中下旬出现的连续降雨,致使民乐、山丹和高台等县区20多个乡镇的大麦、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出现大面积倒伏、霉变、根茎腐烂等,造成部分农作物减产减收。二是农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蔬菜价格总体上低于去年,菜花、西红柿、油白菜、胡萝卜、油麦菜等价格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较大,规模户种植效益下滑。羊出栏价格连续两年持续走低,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三是农民收入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9%,增速低于全年目标任务0.1个百分点,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0.3个百分点。

(二)项目建设任务艰巨。工业投资增长乏力、发展后劲不足。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0.9%,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9.3%,比去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中小项目投资下滑。万元以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8%,增速比上半年和1-8月分别回落42.2和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9.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64.9%,比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3.1个百分点,对整体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

(三)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压力较大。一是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工业新增入库企业数量少,截至9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仅申报入库2户企业,还有2户企业已申报等待国家审批,与年初计划新增30户的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二是市场需求依然偏弱。1-9月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企业经营依然困难。三是部分行业生产低迷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5个中类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1.5%,导致规模以上工业下滑1.44个百分点。四是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压力加大。部分高耗能企业在市场需求增加和电价扶持政策的推动下,生产逐步复苏,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持续回升,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压力加大。

(四)商贸流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汽车、石油类商品增速回落,对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影响较大。汽车类商品零售同比下降23.7%,石油及其制品类下降2.7%。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零售对实体店零售额分流明显,且未纳入联网直报范围,对本地实体经济冲击大,实体店消费整体下滑明显。农村商业流通网点少,大型零售企业少,农村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挖掘。

(五)财政增收形势严峻。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政策性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等影响,财政收入增收压力持续加大。税收收入同比下降0.86%,增值税同比下降6.67%。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税收下降态势明显,对地方税收支撑作用减弱。房地产税收同比下降15.5%,导致第三产业税收同比下降3.2%。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中小项目落实。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围绕关键环节,及时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对进展缓慢的项目要及时督促、限期赶上,确保项目规范有序快速推进;对已开工且形成投资但未入库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要逐项查找原因,尽快补充完善资料,确保项目尽快入库。着力做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工业投资实现增长。发挥PPP项目财政引导资金效应,扎实推进PPP项目示范工作,加快PPP项目储备、合作和落地。

(二)全力以赴稳定工业增长。落实好市政府出台的对本地用电量较大的铁合金、碳化硅、电石、水泥、农畜产品加工等企业,结合直购电价情况实施动态电价补贴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结合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降低社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对达到申报规模企业要求的工业企业及时纳入统计范围,持续扩大工业增量。

(三)促进新商业经济模式快速发展。切实落实好《张掖市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若干政策》和《张掖市支持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若干政策》,着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工作,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向现代企业转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清理、申报、入库和管理工作,对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领域应纳入统计上限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确保“应入尽入”。

(四)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着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和推动企业运营模式、降低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双创”为契机,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措施,鼓励优质科技型、创新潜力型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更大作用,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提升投融资和项目运营能力,积极对接国内外资本市场,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撬动社会投资,形成对全市经济发展更多有效的实物性投资。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白癜风传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zf/18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