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烤冷面了

今天故事有点长,没耐心的话可以忽略前两部分。

学校主页有一个栏目,最顶部那个大图文故事区,叫做“遇见东师”,定位显得很有温度——向世界讲好东师的故事。

当然,目的只是为了宣传。

所谓的宣传,便是剔除一切可能有损形象的内容,精挑细选或者包装上一层光辉,然后摆上台面。

“到时候放些身边的平凡的小人物,从小事入手,让其他人知道东师每个地方都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创设栏目的当时老师表达过这样的意思。

然而每个策划者都有自己的无奈和无辜,于是目前主页上的栏目并没有特别平凡的人物出现。

一次,我提议,“你们知道北苑一楼那家烤冷面么,那个做烤冷面的姐挺神奇的,能记得很多去那吃烤冷面的人,然后每次工作的时候都挺开心地跟人聊天。”

老师略感兴趣地看着我,然后继续去讨论附着些光环的人物作为选题。

我不再提及那个烤冷面姐姐了。

作为一个南方人,第一次吃烤冷面是在她家,然后只点了一份三块钱原始版的那种。那是刚开学不久,作中饭,吃得很开心,然后发现吃不饱,去超市买了个面包。

后来学会加各种料,油麦菜、金针菇、鱼排、烤肠、培根……站在窗口看着她做,对她没印象,只是觉得烤冷面这东西很神奇,水和醋浇在面皮上发出的呲呲,最后切面时候溅到周边的酱汁,最后端上来略带着韧劲的面皮,夹杂着酸甜味和加的材料的味儿——我家那块咋就没有烤冷面这种东西呢。

后来有一次去吃,她没在,别人做的一份烤冷面,咬的第一口就觉得味道不对,觉得口感不够深润,调料也加的很没调理——总之,不好吃。

原来烤冷面不同人做有不同的口味。

后来去校外街边吃了一份,更“过分”,不仅味道不好,原来还没有油麦菜、金针菇等选项。

后来烤冷面只吃北苑这家了,而且一定得是她做的。

她能记住好多去她那吃烤冷面的人,我问她,“你不会把所有人都记住了吧?”她笑着答“哪有那么夸张,就一些有意思的人。”

我猜测,所谓有意思的,情况一定是这样的:在窗口前,你点了一份烤冷面,她做着,然后她会抛出些话题,或许是些牢骚,你去搭话,然后她觉得你乐意跟她聊,于是她会记住你。

有一次,晚上九点多,我过去,她刚收摊,然后见我来了,说一句“你看你来了这必须得给你做啊,换了别人我就不给做了。”我挺过意不去,忙说别了,她已经打开了火。

她不知道你的名字,在那个窗口面前,她对认识的人只称呼“你”。

有一段时间,我一外校的好基友总是来我学校找我玩,然后喜欢点“土豪版”烤冷面——差不多是加了所有肉类,外加金针菇油麦菜。我俩在窗口前扯犊子,她估计是觉得我基友那货也挺有意思,后来有段时间没来了,问跟我一起那小伙子呢?

我说,他不是我学校的,跟我同乡,是朋友而已。

她说,奥,是哪个学校啊。

我说,吉林市的一个农科大学。

她跟我聊起她以前有个同学,现在在吉大,估计是读研究生,只是现在跟她打招呼都不带搭理她的。

我心里头有点发紧,同学在读研究生,她在做烤冷面。所以为什么是两条不同的路,我不敢问下去。同时也只是感慨人情冷暖,若是没有共同话题俩人聊不来也罢了,只是招呼后不搭理,就有点伤心了。

在东师食堂做生意的,至少有那么两种人,一种是很烦工作而且赤裸裸表现得,一种是能克制自己且礼貌对待学生的。

烤冷面姐姐估计也懒得工作,不过她倒挺乐在其中,她发的牢骚倒也不叫牢骚,估计她的理念就是——一直做烤冷面多没劲,反正来的学生多,多扯犊子有益身心健康。

不过她工作确实有一套,别人可不敢七份烤冷面一起做,她的手脚和头脑倒利索得很。记不住你要加啥?没事。咱先把钱刷了,然后统计一次,培根几个人要了?举个手!油麦菜呢!……一堆材料扔到铁板上,到了快做好的时候,那就再统计一次,看着某个同学——“你要的是啥?”——“培根、鱼排、面是吧?“手里把食材都扔到一张面皮上——”那位同学你加的是啥来着?“……

第一次看她这样做的时候,做完一份烤冷面,我伸出大拇指说,“姐,真有你的!”

她看着也不太像做生意的,或者说太会做生意了。有那么两三次吧,我少划了一块钱,我让她再划上,她手一摆,”干啥呀,不要了”。我用







































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
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cp/6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