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馆宵夜我要的生活,是天天和你撸串
▲
有酒有故事-零点零一见
美食情史
欢迎光临,小酒馆的专属食堂
美好的夜晚,夜宵是寂寞的宿敌
北哥今天要带大家品尝的是
最适合在深夜享受的串串~
▼
学校西门有两条长街,有一条叫残街,我喜欢这个名字,冥冥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后来道路扩建,改作广院路,绿色的路牌杵在街边,耀武扬威又丑陋,如一切世间事。
天色将暗未暗的时候,小推车们倾巢出动,街开始喧腾起来。
它们沿着街的两边铺展开来,除了烧饼里脊,炒饭,烤冷面等易饱腹的食物,还有涮串,铁板烧,狼牙土豆,无骨炸鸡等等纯粹为了止馋的零食。
听说每个大学旁边都有这样一条街,被称作“堕落街”,打上霓虹,远远望去,入目竟可说是繁华。
这样的繁华拥有另外一种腔调,不像城市中心的CBD,充斥着脂粉气和冷然,残街的繁华,在于它的烟火气,特别生动,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去接近。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西门边上的涮串,早些年由一对夫妻打理,后来生意兴隆,扩大了店面,从一个炉子变成了四个炉子,又雇了一对年轻的夫妇打下手,原先那对夫妻只管看着摊位收钱,日子过得有来道去的。
涮串很多地方都有,由四川冷锅串串演变,但他家格外令人流连。
原因有二,一则是酱料,麻酱,辣油,韭花,腐乳,糖醋和葱花香菜缺一不可,别家的麻酱要么是花生酱要么是芝麻酱,入口很重的油味儿,而他家的秘制特调过,淡口吃也有滋有味。
二则是菜色,大大小小几十种串,光豆制品就八九种,现煮的菜更是从生菜娃娃菜油麦菜到蒿子杆穿心莲一应俱全,路边摊能有这种敬业精神,自然方圆十里,他一家独大。
六点到九点是去不得的,要排很久的位,我通常十点多去,临近收摊没什么人,管摊位收钱的那对夫妻回家了。年轻的妻子在一旁坐着,男人一边煮生菜,一边不断地叫他的妻子,幺妹儿,幺妹儿你干啥呢?
他的妻子假装板着脸,小声地说,傻强一个。说完,嘴角却扬了起来。
于是他乐呵呵地递给妻子一根冰棍,接着说,给我媳妇儿来一个甜蜜蜜。
周围坐着的小情侣被这样大方而坦荡地调情感染,女孩对男孩说,你瞧瞧人家。男孩立刻站起来跑到对面的报刊亭买一个可爱多,回来邀功一样地对女孩说,给你也来个甜蜜蜜。
隔了几天再去,老板让我多吃一点,算个八折,说他今天要早收摊儿回去,问他原因,他笑着说,他女儿休假回家,他赶着回家给女儿做汤面吃。
想来能调出秘制麻酱的手艺,自然汤面也好吃得打紧,可惜旁人无福消受。
真羡慕他的女儿啊。
盛夏的夜晚,天是晴的,风是热的,走在街上,能轻而易举地感受到世界的温柔,洋溢在小民手推车的油腻中,和食物即将卖光的欣喜里。
也许中国没有像日本居酒屋般的酒馆文化,可我们有地摊文化。一碗烩面,一盆小龙虾,各种各样的烤串和铁板烧,还有装在泡沫集装箱里冰镇啤酒和北冰洋,这是属于我们的文化。
憨头憨脑的年轻小工偷眼看着风情万种的单身老板娘,年轻的小夫妻一边磕着海瓜子一边吵架,戴着大金链子的暴发户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做馄饨的大妈急着给儿子筹一套婚房结婚,有一滴眼泪流到馄饨汤里。
这些属于夜晚的,经由食物借靠的故事,或悲情,或香艳,或温柔,或苦涩,但都有血有肉,足够精彩。
撰文
阿仓
配图
网络
·END·
今天的故事就跟大家分享到这个地方啦
如果你也想每晚来和北哥一边聊一边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cp/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