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荐丨腿上居然有3个补水穴,比做面膜
每到生日、新年的时候,
都多多少少会有人想,
感觉自己又老了一岁,好焦虑啊。
年龄并不可怕,
咱们可以「抗衰老」!
怎样才能抗衰老?先来测测你的「抗衰老指数」如果答案为「是」,就每道题给自己加1分:
1.你很少在餐馆里参加酒宴聚餐(每周少于次)?
.你很少用饼干、巧克力、冻饺子和方便面之类的东西代替一餐(每周少于次)?
3.你做菜的时候烹调温度会比较低,喜欢凉拌、炖菜和蒸煮,通常盘子里很少有多余的油?
4.你每天喝7杯以上的水或淡茶,基本不喝果汁、含糖饮料?
5.你总是让自己保持七分饱,不会过量饮食,也不让自己特别饿?
如果你在1~5题得分低,那你需要:
●●●
加快代谢,预防肥胖
由于代谢率的下降和体力活动的减少,多数人在30岁之后会出现较明显的体重上升。
对于女性来说,原本内脏脂肪较少,但是到40~45岁的时候,由于更年期的到来,身体激素变化,会导致各种生理衰老开始陡然加快。
这时就会开始有更多的脂肪分布到腰腹部和内脏,身体会趋向于中心型肥胖。
除了这些,经常在外面吃饭,常吃速食快餐,饮食高油、高糖、过饱,都说明你有更高的肥胖风险,为了不加速衰老,要注意避开这些情况哦。
好了,测试继续——
6.你每天都吃早饭?
7.你喜欢吃加了杂粮的粥、饭和菜肴?
8.你每周吃3次以上的粗粮、全麦、糙米或薯类(如甘薯、马铃薯、山药、芋头等)?
9.你每天能吃到00克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油麦菜、绿菜花)?
10.如果蔬菜总量达不到每天克,你会保证吃1份新鲜水果?
如果你在6~10题得分低,那你需要注意:
●●●
饮食均衡,预防慢性病
除了肥胖,30岁之后各种慢性疾病也会开始入侵人体。
下面这几点,不仅有利于减肥,更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病。
三餐规律,注重膳食纤维的摄入;
充足的抗氧化物质,预防皮肤和身体组织的衰老;
足够的维生素,让身体和皮肤充满活力;
肠道保持畅通,有害环境污染物质也不易留在体内;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营养和运动;
良好的身体抵抗力,做好体能训练,保持挺拔的体态和结实的骨骼。
不急,还有5道题——
11.你每周有4次以上喝豆浆、豆奶和吃各种豆制品?
1.你每天吃的肉类或鱼类不低于50克,也不高于克?
13.如果一天当中没有吃鱼类肉类,你会吃鸡蛋、大豆和豆制品作为弥补?
14.你每天喝半斤奶或者1~小杯活菌酸奶(不包括乳饮料和酸奶饮料)?
15.你很少喝酒,如果喝红酒不超过一杯,喝啤酒不超过半瓶?
如果你在11~15题得分低,那你需要注意:
●●●
多吃蛋白质,预防肌肉退化
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在30岁到40岁的白领女性中,7%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不稳,体重难以控制,经常感觉身心疲惫、烦躁失眠、皮肤干枯、头发脱落……
这些都是隐性的更年期症状,意味着身体正在提前衰老,这时候我们就要重视了。
随着身体的提前衰老,肌肉会渐渐萎缩、退化、减少,基础代谢水平就会下降得更明显。
特别是有过胡乱节食经历的朋友,往往会比别人流失更多的肌肉。
想要预防这种「早衰」,要保证每天必需的蛋白质摄入量占我们饮食的30%甚至50%以上。
比如鱼、禽、肉、蛋、奶以及大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来源。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随便忽略一餐,也不能经常以水果蔬菜充饥。做到这些,再配合积极运动,才能让身体组织及时修复。
你一共得了多少分呢?
总分分数越高,说明你目前在饮食方面的抗衰老能力越强哟。
康乐君小秘诀多按按身体上的三个“补水穴”,能够有效调节身体机能,顺畅气血,皮肤的微循环自然也会有所改善,营养和水分就能顺利供应到脸上的皮肤,毒素就能顺畅地从皮肤排出体外。
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按揉可激发身体的原动力,也就是激发肾经元气,起到滋阴益肾、润养全身经络的作用。
位置:太溪穴在足内侧,即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的地方。
按法: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按揉-3次。
此外,经常揉太溪穴除了对慢性肾病有好处外,对治疗女性朋友手脚冰凉也非常有效。
照海穴
照,照射之意。海,大水的意思。照海穴是肾经水大量蒸发的地方,按揉这个穴位可保养皮肤,防止水分丢失,增强补水效果。
位置: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按法:同样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按揉-3次,最好在下午5-7点的时候按。
此外,多揉照海穴,滋补肾经的同时,冬季常见的咽痛也能得到缓解。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脾经要穴,肝、脾、肾三条阴经的气血在这里交会,所以按揉此穴可调整三条经络的经气,调动三经的气血运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将自己的手并拢横着放,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3寸)。
按法:每天按揉-3次,每次3-5分钟,只要坚持,就会有明显的补水效果。
此外,女性经常按揉三阴交,有助于保养子宫和卵巢,推迟更年期,还可减少脸上的黄褐斑。
综合自丁香医生、健康时报
别小气!按一下能咋地!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gx/1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