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没奶涨奶乳头皲裂乳腺炎,金牌月
最近,越来越多的姐妹开始接单上户,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大家把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抛了出来,可把老师们给忙坏了。
由于姐妹们对产后没奶、涨奶、乳头皲裂以及乳腺炎等问题问的比较多。今天,就把这些相关的护理方法分享给大家,姐妹可以收藏起来,用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产后没奶怎么办?
最科学的办法是做到“三早”!
早接触:最好出生后1小时内,就把婴儿放在妈妈的胸前,让宝宝感受妈妈的心跳和呼吸,孩子和妈妈的肌肤接触,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刺激宝妈泌乳。
早吸吮:出生后1小时内,就让新生儿吸吮妈妈的乳房,这样有利于刺激乳汁早分泌,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妈妈产后出血。
早开奶:在与妈妈接触的同时,让婴儿开始第一次吸吮。妈妈的初乳能让婴儿得到第一次免疫剂,帮助宝宝肠道菌群建立,增加肠蠕动,利于胎便排出,减轻新生儿黄疸。
注意,宝妈产后没奶,千万不要急着给宝妈吃大量油腻的催奶汤,第一周的饮食要清淡,尤其是前2天,以好消化、好吸收的饮食为主,桂花糯米粥、黑米粥、清炒油麦菜、紫菜瘦肉汤、麻油猪肝等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缓解并预防生理性涨奶?
有些妈妈会涨奶,以致出现乳房胀痛,平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缓解和预防:
1、让宝宝勤吸吮
新生儿要按需喂养,只要宝宝发出想吃的信号,就可以喂奶。
2、及时排空乳房
如果乳汁多的吃不完,一定要用吸奶器定时排空,可避免涨奶、堵奶、乳腺炎的发生。
3、教宝宝正确吸吮
正确的衔乳操作如下:
①托起乳房,让拇指在乳晕上方、其他手指和手掌在乳晕下方。轻轻挤压乳房,让乳头突出。
②把宝宝抱近身,用乳头触碰宝宝内侧嘴角,让宝宝自己寻找乳头,张大嘴的时候把大部分乳晕和乳头放在宝宝嘴里,做到上唇上翻,下唇下翻,确保宝宝正好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宝宝身体紧贴妈妈,耳朵、肩膀、臀部在一条直线上,头部高于下肢。
③乳汁量多时,可以用剪刀手轻压乳管,避免宝宝发生呛奶,而拒绝吃奶。
乳头皲裂怎么护理?
错误的喂养姿势和衔乳姿势,很容易导致妈妈乳头皲裂,当出现乳头皲裂,我们可以这样护理:
1.每次喂奶前先做湿热敷,并按摩乳房,刺激排乳反射,然后挤出少许奶水使乳晕变软,易于乳头与宝宝的口腔含接。
2.喂奶时先吸吮没有皲裂的一侧乳房,如果两侧乳房都有皲裂先吸吮较轻一侧,一定注意让宝贝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并经常变换喂奶姿势,以减轻用力吸吮时对乳头的刺激。
3.喂完奶用食指轻按宝宝的下颌,待宝宝张口时趁机把乳头抽出,切不要生硬地将乳头从宝贝嘴里拔出。
4.每次哺乳后挤出一点奶水涂抹在乳头及乳晕上,让乳头保持干燥,同时让奶水中的蛋白质及脂肪促进乳头破损的修复。
5.裂口疼痛厉害时暂不让宝宝吸吮,用吸乳器及时吸出奶水,或用手挤出奶水喂宝宝,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裂口愈合。但不可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否则容易使奶水减少或发生奶疖、乳腺炎。
6.轻微皲裂可以涂抹羊脂膏,如果裂口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应该及早去看医生。
如何判断宝妈是不是得了乳腺炎?
很多宝妈在哺乳期会得急性乳腺炎,月嫂姐妹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判断方法,一旦出现苗头,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当宝妈出现急性乳腺炎时,建议及早看医生,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辅助护理。
1.当宝妈出现乳汁淤积,局部肿胀或疼痛,甚至发热症状,这是急性乳腺炎早期的表现。
护理方法:要疏通乳络,排出乳汁,配合中药调理(寻求医生建议),无须中断哺乳,完全不影响乳汁质量。
2.宝妈乳房出现肿块、疼痛,伴随发热甚至高热,是急性乳腺炎中期的表现。
护理方法:加强手法排乳,配合中药调理(寻求医生建议),应立即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炎症较明显或较重时,如乳汁变质,色泽异常,需暂时停止哺乳;
当排乳时乳汁夹杂脓液较多,或排出不畅,全身感染症状明显时,立即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3.如果有乳腺脓肿形成,且双侧乳房发炎、乳头看上去有感染、奶中有脓或血、疼痛部位周围有红纹、或者是严重的突发症状。这意味着情况比较严重,医院就诊。
好孕妈妈线上母婴护理直播课支持免费试听啦!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母婴护理知识,掌握母婴护理技能,从而收获更高薪资,就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hq/1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