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麦菜病虫害的防治文章视频

  

药物防治。发病后,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喷雾防治,7~8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02

2褐斑病

症状病斑生在叶片的正背两面,叶面病斑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宽1~8mm,浅褐色至褐色,中央灰白色,边缘黄褐色,叶背病斑颜色稍浅。

病害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病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

(2)清沟排渍,施用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大然芸薹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

(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剂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03

3菌核病

发病症状:该病发生于结球莴苣的茎基部,或茎用莴笋的基部。染病部位多呈褐色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逐渐变成鼠粪样黑色颗粒状物。染病株叶片凋萎终致伞株枯死。

发病规律: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潮湿土壤中存活1年左右,干燥土壤存活3年以上,水中经1个月即腐烂死亡。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囊盘,进而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蔓延。初侵染时,子囊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衰老的或局部坏死的组织侵入。当该菌获得更强的侵染能力后,直接侵害健康茎叶。在田间,病健叶接触菌丝即传病。温度20℃,相对湿度高于85%发病重。湿度低于70%,病害明显减轻。此外,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或偏施氮肥,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红叶莴笋、挂丝红、红皮圆叶等带红色的品种较抗病。

(2)培育适龄壮苗,苗龄6~8片真叶为宜。

(3)合理施肥,平方米施有机肥~kg,磷肥7.5~10kg,钾肥10~15kg。植株开盘后开始追肥,也可喷洒0.2%~0.5%的复合肥或喷施奥普尔有机活性液肥~倍液,增加抗病力。

(4)带土定植,提高盖膜质量,使膜紧贴地面,避免杂草滋生。

(5)适期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将出土的子囊盘阻断在膜下,使其得不到充足的散射光,大部分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大幅度减少初侵染机率。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深埋,并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但在高温期要注意浇水降温,或推迟定植期避免高温为害。

(6)莴苣菌核病重发区,利用春茬菜收获后6、7月的近50天休闲期,深翻25~30cm,灌大水盖地膜,地下10cm处温度可升到44℃,且%含水量持续20天以上,处理30~35天,可使土壤中菌核腐烂。

(7)适时浇水和放风,生长前期和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选择晴天上午浇水,并及时放风排湿,阴雨天也要放风,夜间最低气温高于8℃可整夜放风散湿。

(8)利用核盘菌分生孢子在33℃以上侵染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的特性于晴天中午关闭棚室通风口使棚温升高到35~38℃进行高温闷棚,持续2~3小时,然后放风降温排湿,每周2~3次。

(9)于早春3~4月和11~12月菌核病发病高峰期喷洒40%双胍辛烷苯基磺酸盐可湿性粉剂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倍液、25%啶菌恶唑乳油或30%嘧霉胺悬浮剂倍液。

(10)棚室保护地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可选用6.5%万霉灵粉尘剂和5%霜克粉尘剂(1∶1混合),每平方米?次用药2.5~3kg,烟雾法可选用20%百?腐烟剂,每平方米一次用药~g。   

04

4蚜虫

蚜虫是危害油麦菜的重要虫害之一,以成虫和若虫群居于叶背、花梗或嫩茎上,并吸食汁液为生,分泌蜜露布满叶面,影响光合作用。虫害发生后,幼叶向下畸形卷缩,嫩茎、花梗受害弯曲,植株矮小弱化,轻则影响良好植株生长,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枯萎死亡,影响产量。蚜虫还可传播病毒病。

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保护蚜虫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蜘蛛、草蛉等。也可利用蚜虫具有趋光性特点,进行诱杀。利用天敌及趋光诱杀两种方法既有效又环保,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虫害初发时,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0%虫螨灵倍液,或10%多来宝乳剂倍液等喷施防治,7~8天喷一次,连用2~3次,建议几种药液交替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影响杀虫效果。

05

5斑潜蝇

斑潜蝇的防治,应做好预防工作,保护地栽培可在定植后挂黄板诱杀,效果不错,而且环保、绿色。

药剂防治:可用1.8%爱福丁乳油~倍液、48%乐斯本乳油~倍液、25%杀虫双水剂倍液、98%杀虫单可溶性粉剂倍液、50%蝇蛆净粉剂倍液。此外,提倡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平方米用量50~毫升、5%抑太保乳油倍液、5%卡死克乳油倍液。防治时间掌握在成虫羽化高峰的8~12时效果好。

视频:油麦菜栽培技术(54分钟)

传播是一种责任,传播是一种力量!

扫描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hq/19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