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两种肉竟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只要
本文指导专家:国家一级营养师熊苗
据澎湃新闻3月2日报道,浙江一名16岁的少年因为得了糖尿病却不愿意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父母心疼孩子慢慢减少用药,最后导致孩子的内脏功能衰竭而亡。为什么才10多岁的孩子会得糖尿病?在医学上,孩子得的1型糖尿病也叫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得病的孩子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近年来,糖尿病这一名词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频率越来越高。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华医学会针对中国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情况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发现国内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过亿,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哪些危险因素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控糖?相信今天的分享可以给你答案。
警惕诱发糖尿病的几大危险因素感染(病毒感染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肥胖(肥胖患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容易出现糖代谢缺陷;运动量不足,也会使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缺乏体力活动(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环境因素等都是诱发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以下几个被我们忽视的危险因素也会诱发糖尿病:
男性腰粗易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英国公众营养协会公布的一份新研究指出,如果男、女腰围分别超过标准40英寸(约合厘米)、34.7英寸(约合88厘米),男性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将增加5倍,高于女性的3倍。也就是说,男性腰粗比女性更易得糖尿病。
大约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超标或肥胖。人到中年应定期测腰围,方法是:在胯骨与肋骨之间的中点测量腰围。
男性每天食用牛肉和猪肉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很多糖尿病患者是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占比很大,长此以往会直接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成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诱因。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吃肉太多有时对健康不利,尤其对于男性来说,不要吃太多牛肉和猪肉,否则患糖尿病的风险将有可能升高。
研究小组分析表明,每天食用牛肉和猪肉达到约83克的男性,与只吃15克左右的男性相比,患糖尿病风险增加42%,而女性则没有显示这种关联。专家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肉类中铁元素丰富,铁会使胰岛素功效变差,而女性体内本来铁元素的蓄积量比较少,即使摄取肉类也不容易受影响。因此,男性应该更多选择食用鱼和鸡肉,注意饮食平衡。
牙周等口腔疾病易诱发糖尿病。
据统计,牙病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不能把牙病不当病,牙病可能会成为很多重大疾病的诱因。”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王兴说。
口腔疾病与糖尿病有密切关联。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同时,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此外,口腔疾病会对孕产妇及胎儿产生影响,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率比牙周正常孕妇要大很多。
烦躁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严重扰乱机体的内分泌功能,由此,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如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剧烈,若当事人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则很容易因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预防和逆转糖尿病的最简单方法---低糖饮食阿拉巴马大学(UAB)营养学教授BarbaraGower博士主要研究饮食组成和疾病风险的关系,她说限制含糖饮食可以预防甚至逆转糖尿病。尽管仅仅通过调整饮食就可以控制2型糖尿病,但是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这个事实,医生总是告诉他们要吃药。而UAB进行的一项临床实验发现简单限制含糖饮食就可以消除大多数病人的症状。
如何实现低盐饮食?国家一级营养师熊苗强调,要遵循“6克盐、两勺油”的饮食原则。建议糖尿病患者使用专用的限盐勺和油壶来控制食盐和油的摄入量,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g,油控制在25g左右。她还特别提醒大家,限制盐和烹调油的使用量可以循序渐进,饮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突然的改变往往会不适应。
除此之外,熊苗营养师还建议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以下6点饮食原则:
第一,用谷薯类代替部分主食可有效控糖。
谷类的选择应注重粗细搭配,其中粗粮最好能够占全部主食的一半左右。这里的粗粮指未经过精加工的谷物,如:小米、薏米、高粱、燕麦、莜面、玉米面等等。薯类包括土豆、地瓜、山药、芋头等,由于它们较其他蔬菜含有更高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薯类也被当做主食食用。而与谷类相比薯类还有能量较低,消化速度较慢,对血糖的影响更小等优势,以薯类代替部分主食可有利于血糖控制。
第二,能量低、膳食纤维高的蔬菜更利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适合选用一些能量较低,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蔬菜,尤以叶类蔬菜为好。如: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菠菜、油菜、油麦菜、茼蒿、黄瓜、西红柿等。一般推荐每天摄入量为g(1斤)左右。其中黄瓜、西红柿等能量较低,还可以作为加餐,在两餐之间起到缓解饥饿的作用。
第三,肉类首选鱼肉及鸡鸭肉,低温烹调更利于糖尿病患者。
肉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优质蛋白来源,食用肉类要注意种类和烹调方式的选择。
肉类首选鱼类及其他水产品,由于鱼、虾、贝类等水分含量较高,相应的能量较低,选择水产品可以适当增加食用量。
其次可以选择鸡、鸭等肉类。需要注意的是禽类的皮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高,食用时应弃去。畜类肉中脂肪含量较鱼类高,且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为减少脂肪摄入建议避免选择排骨、牛腩等,以里脊为好。
肉类的烹调方式也应尽量以煮、炖、涮等低温烹调方式为主,避免煎、炸、烤等方式。
第四,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才利于控糖。
新鲜水果除了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化学物。但水果中往往含糖量较高,对血糖的影响较大。糖尿病人选择水果应以含糖量较低的苹果、梨、柑橘、柚子、草莓、猕猴桃等为主。并且水果应在两餐之间吃,可以将血糖的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五,糖尿病专用食品首选无糖及木糖醇食品。
糖尿病食品应首选无糖和木糖醇食品,其次是低糖食品。至于无蔗糖食品,往往只是商家为混淆视听而使用的噱头,其中难免还是添加了葡萄糖、麦芽糖等,起不到平稳血糖的目的。
低糖和无糖食品指的就是每g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含量分别低于5g和0.5g,对于这个限量国家是有明确规定的。而蔗糖只是双糖的一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糖,冰糖、白砂糖、绵白糖等主要成分都是蔗糖。木糖醇不属于单糖和双糖,它虽然有甜味但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所以现在许多糖尿病专用食品用它来做甜味剂。只是由于木糖醇的价格较高,导致含木糖醇食品会贵一些。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无糖食品并非不升高血糖,因此,食用无糖食品也要有节制。
第六,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
由于糖尿病会有尿量增多的症状,糖尿病病人会通过减少饮水来控制尿量。其实,多尿的主要原因是血糖的升高超过了肾脏重吸收能力,尿液浓度增加从身体中带走了更多水分。
如果减少饮水量会使血液中丢失的水分得不到补充,导致身体缺水。所以糖尿病病人更应该注意补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ml,这约相当于每天喝掉三瓶ml装的矿泉水。
本文综合:钱江晚报、中国科学报、扬州晚报、家庭医生在线、新华网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曹凡殊
责任编辑:晏霏霏
联系邮箱:health
ifeng.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js/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