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幼儿居家食谱推荐
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即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
从这一天开始,寒冷的冬日不得不收敛嚣张的气焰,不得不悄悄地隐退。气温逐渐回升,天气愈来愈加暖和了。春回大地的气息,即将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温暖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冬眠蛰居的动物快苏醒了;
三候: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变薄,鱼游到水面上好像背着冰块一样。
立春≠入春
虽然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正如词中描述的,即使在江南,也是余寒未尽,对于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并没有真正到来。
立春习俗
迎春
由于是春天的开始,我国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称为立春节,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专家介绍说,立春日迎春,是在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悠久,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
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打春牛
立春时节,迎春仪式中的“打春牛”又称为鞭春,祈求丰收。一打“风调雨顺”,二打“五谷丰登”,三打“国泰民安”,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立春健康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因此,早春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时期,特别是孩子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多注意天气变化,对于饮食也格外重要,让身体和器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多吃温和食物。
红枣: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红枣正是春季养脾佳品。
红枣核桃粥
材料:大米g、糯米50g、金丝小枣十枚65g、生核桃仁50g、紫葡萄干20g、清水ml
步骤:
1、把葡萄干、金丝枣用温水泡软,然后洗净备用,核桃仁用热水浸泡30分钟;
2、把泡软的核桃仁去皮切碎备用;
3、把大米糯米混合淘洗干净;
4、汤锅水烧开,分别下入大米、糯米、碎核桃仁、金丝小枣,用中小火熬煮至米烂粘稠为止,大约用一个半至两小时;
5、米熬粘稠后下入葡萄干再煮10分钟即可出锅。
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
春笋香菇汤
材料:春笋g、干香菇40g、鸡肉g。
步骤:
1、把香菇用温水泡软,然后洗净备用;
2、将春笋洗净、切丝,放入锅中灼烫三分钟,捞起;
3、将洗净的鸡肉丝切丝,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滚;
4、将灼烫的水倒掉,洗净鸡肉和汤锅,重新注入适量的清水和香菇,大火煮滚,转小火煲30分钟;
5、放入春笋丝,煮至春笋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关火。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适量运动、少熬夜、多食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立春可以和孩子做的事儿
带孩子了解“立春”的谚语及含义
1.一年之计在于春。寓意: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
2.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3.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寓意:立春以后,天气会逐渐暖和起来。
4.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离意:立春了还在下雪,那么立春之后还会有大雨。
带孩子一起剪“春”来迎春
立春当天,人们会在家里贴春字,表示迎接春天的欣喜之情。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剪一张属于自己的“春”字,以表示对于春的欢迎的心情。
带孩子一起制作春饼、春卷
让孩子来体验一下贴近生活的包春卷:与孩子一起择新鲜蔬菜,清洗并存放;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尝试把菜馅包进面皮中,煎炸出来就好啦
春天是万物正常的好时节,也是孩子们长个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家长们可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多给孩子吃点营养的食材,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幼儿园为家长推荐一周合理膳食,来促进生长发育。
《幼儿居家一周食谱推荐》
早餐
小米红枣粥
蜜豆卷
煎蛋
杏鲍菇
间点
酸奶/牛奶
水果
午餐
黑芝麻饭
软炸小酥肉
卷心菜炒粉丝
意式蔬菜汤
晚餐
牛肉菜包
蒸玉米
清炒油麦菜
香葱冬瓜汤
立春的到来、万物生机盎然
希望疫情止于春天
-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jz/1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