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全,你收藏了吗

黄芩,本名“芩”,是为芩草,“芩”字本义为“止血草”。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味苦、性寒。

1、抗菌

  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

  黄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3、抗炎

  黄芩素、黄芩苷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模型渗出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4、血液系统影响

  黄芩对血液系统作用复杂,黄芩素等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抗凝血,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产生。

  5、抗变态反应

  在抗变态反应方面,黄芩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此种抗变态反应,不产生过敏反应,此外它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黄芩甙元及黄芩甙均能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二者能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6、降低血压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回至正常。

  7、利尿作用

  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醇提取物及煎剂亦有利尿作用。

  8、清热解毒

  研究表明,黄芩有解热的性质。黄芩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9、保肝、利胆

  中医认为,黄芩清肝胆,保肝,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10、镇静

  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11、解痉

  黄芩可消除强直性痉挛的症状。

  12、安胎

  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1、脾胃虚寒者不宜

  黄芩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2、脾肺虚热者不宜

  脾肺虚热者忌之黄芩。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个好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js/6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