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功法于象淡豆豉

淡豆豉

淡豆豉是我们生活中常用于做菜、煲汤及煮粥用到的食材,如豆豉鲮鱼油麦菜、淡豆豉葱白豆腐汤、菊花淡豆豉粥,又因其能解鱼腥毒,故而熬鱼时常加入豆豉以为调和;同时,也是一味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作用的常用中药。

1.淡豆豉为什么具有以上作用呢?

豆豉本为黑豆的蒸制品。色黑对应五脏中的肾脏,故能入肾经,而为肾经之药。蒸署为豉,谷气自肾直上,而能升能散,黑豉性平,味辛甘苦,若以桑叶、鲜青蒿覆盖发酵而后入药者,其气寒质浮,具清扬宣透之功,通过升散宣发伏邪,而宣郁除烦;若以苏叶、麻黄水煮发酵而入药者,其气温质轻,具辛温发散之功,通过宣散在表的邪气,而疏散解表。因其辛平,经不同炮制法,而增性取用也。

2.如何应用淡豆豉?

(1)感冒。

风寒感冒初期,怕冷,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感冒症状尚轻时,可选用新鲜粗壮的大葱(最好是冬葱)或鲜葱1棵,去绿叶,留葱白及根须,配淡豆豉10g,加水ml,一起煎煮ml,然后趁热一次性服用,以促使汗出。这就是我们临床常用的经典名方——葱豉汤。

(2)心烦失眠。心中烦躁不得眠者,可选用栀子10g,淡豆豉30g,水ml,先煮栀子,水煎至ml,再放入淡豆豉,煎至ml,日两次,饭后温服。这就是仲景名方——栀子豉汤。

(3)断奶乳涨。若小儿断奶后,乳涨,可选用淡豆豉半斤,水ml,水煎至ml,服一小碗,剩余药汁熏洗乳房。(4)丹毒破疮。小儿突然发热、寒战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破溃成脓,流黄水,可用淡豆豉炒焦,研磨为粉,以香油调匀敷于患处。

3.食用注意事项。

(1)淡豆豉性寒,故脾胃虚弱易呕者慎服。

(2)因淡豆豉味辛,发散,为避免引起体内液体的丢失,故不宜重复使用汗吐之药。

4.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淡豆豉含有大豆素及燃料木素等,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癌防癌、抗心血管疾病及减缓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作用。

专家介绍

张智龙博士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临床善于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白细胞减少症及放化疗后副反应、面瘫、高血压病、冠心病、癫痫及妇科、儿科等多种内科病证。

出诊时间地点:

周一上午:天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周一下午:天津市医院针灸科

周二下午:天津市医院13:30四楼儿科诊疗中心14:30门诊三楼肿瘤科

天津市医院预约电话

儿科诊疗中心:

针灸科、肿瘤科:

免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gx/12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