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油麦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及品种选择 栽培季节:9月下旬~10月上旬露地播种育苗,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定植于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12月上旬~2月中旬收获。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耐抽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油麦菜品种。目前,适宜品种有四季油麦菜、广联高产油麦菜、香油麦菜、新科绿箭油麦菜等。 二、产地环境选择 选择远离污染源,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前两茬未种植过菊科类作物的农业生产区域。 三、种子处理及苗床整地 种子处理:播种时最高气温不超过30℃,种子不需进行低温处理。最高气温超过30℃,应进行低温处理,具体方法是将种子用20℃清水浸3~4小时,然后沥干水分,保持湿润,放在15℃~20℃恒温条件下催芽,2~3天后种子60%露白即可播种。每70平方米苗床用种量~克,可供平方米大田定植用苗。 苗床整地:播前10天左右,每亩用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千克,加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5∶15∶15)30~40千克,深耕细耙,按宽1.2~1.5米间距起埂做成平畦。 四、播种及苗床管理 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待水渗完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覆盖细土厚度3~5毫米,用塑料膜覆盖保湿增温。 苗床管理:出苗前,要保持苗床土壤相对湿度60%~65%,温度白天16℃~22℃、夜间10℃~16℃。6~8天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幼苗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剔除病苗、弱苗、过密苗,苗床定苗间距为5~6厘米。 五、定植与田间管理 定植:幼苗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淘汰无心苗、劣质苗,选用健壮、无病的幼苗,按大、中、小苗分畦定植,株行距为15厘米×15厘米。 大棚、温室温湿度管理:在10月下旬,覆盖大棚顶膜,外界最低气温0℃~4℃时,在大棚四周上围裙膜,白天棚内控制温度为16℃~20℃,夜间在8℃~12℃。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时,要及时放风排湿。 水肥管理:定植缓苗后,每亩追施尿素5~7.5千克。中期每亩追施磷酸氢二铵10~12千克;后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求保持土壤相对湿度60%~70%。 六、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褐斑病、软腐病;虫害主要有:潜叶蝇、烟粉虱。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优质、安全、无公害油麦菜的目的。 霜霉病:发病初期用25%精醚菌酯悬浮液~0倍液均匀喷雾;发病中期用52.5%恶唑烷酮·锰锌水分解粒剂~倍、50%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注意交替使用。 灰霉病:发病前每亩用5%百菌清粉尘剂克喷粉;发病初期每克用2亿活孢子特立克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轮换使用。 褐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10~15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软腐病:用40%农用链霉素倍液,或20%噻菌酮悬浮剂倍液,或72%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潜叶蝇:幼虫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倍液防治,成虫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烟粉虱:早期用粘蚜黄板进行诱杀,虫口基数大时,用36%啶虫脒水分散颗粒剂倍液,叶面喷雾,间隔5~7天一次。 七、采收与整理 当30%的油麦菜长到标准重量(每12~14株0.5千克)、茎粗2.0~2.5厘米时可开始采收。按标准分批进行,用刀从根基部截断,放入塑料箱内,轻拿、轻放,在2小时内应运抵加工场地。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cnmaozhan.com/ymcjz/1125.html